信心是指对行为成功及其相应事物的发展演化犹如预盼的信任程度;而若只相对于行为,信心亦可就定义为是对行为过程的反应。信心表现为对实现行为任务目标成败的外在感知、情绪反应、外在意识,信心表现间具有相互的统一谐调性,其中任何一种表现都会成为其它两种表现的反映。信心以对行为的心理作用效能程度从低到高可分为自我效能感、集体效能感、行为业绩感三个层次,其中低层次的信心被包含于高层次的信心之中。行为态度和行为信心在任务目标上的对立统一会形成个体的士气,或称之为积极主动性。
引证解释
1、诚心
晋袁宏《后汉纪·章帝纪》:“ 晖 闻其妻子贫穷,乃自往候视,赡赈之。其子 颉 怪而问之, 晖 曰:‘吾以信心也。’” 清黄虞稷《周亮工行状》:“其敦笃友朋,信心不欺,则如朱文季 。”
2、虔诚信仰,宗教之心
唐李德裕《赐回鹘可汗书意》:“信心既去,翕习至难。且佛是大师,尚随缘行教,与苍生缘尽,终不力为。” 前蜀 贯休 《题弘顗三藏院》诗:“岳茶如乳庭花开,信心弟子时时来。”《警世通言·宋小官团圆破颤笠》:“ 宋金 将老僧所传《金刚经》却病延年之事,说了一遍。宜春亦起信心,要丈夫教会了,夫妻同诵,到老不衰。”
3、随心任意
明李介《天香阁随笔》卷一:“ 常郡 司理 吴兆壆 , 闽 人也,冷面慈肠,信心而行,绝无顾忌。” 明袁宏道《与张幼于书》:“至於诗,则不肖聊戏笔耳。信心而出,信口而谈。” 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三:“公信心直行,矢慎矢公,终其任无一幸进者。”
4. 相信自己的理想、愿望或预见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。
《坚定地相信群众的大多数》:“我们坚持社会主义,我们是完全有信心的。”杜鹏程《保卫延安》第二章:“望了一阵,他转身问:‘拿下 蟠龙镇 ,你有没有信心?’”巴金《三次画像》:“画家更成熟了,更勤奋了,对自己的艺术创作更有信心了。”